❀您好!您是第36026人次访客,欢迎光临!❀
导航

思南:立足山地实际打造特色产业

【日期】2022-01-02  【浏览】人次  【来源】思南政府网 【作者】网络

形态,山地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特征。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县,思南立足山地实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推广各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奋力书写新时代思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初冬时节,思南县凉水井镇磨石溪村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来自村子周边的数十名群众正在郁郁葱葱的林间进行仿野生铁皮石斛栽培,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铁皮石斛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个新产业,但是我们要尽心尽力把它管理好。”年过花甲的村民刘正全通过技术人员的培训,他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了石斛的种植技巧。

 
 
 
 

数据显示,凉水井镇森林覆盖率高达62%。结合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凉水井镇根据不同林地空间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发展起了铁皮石斛、红托竹荪等产业,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为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思南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2021年上半年,思南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29万多亩,产值预计达5亿多元,惠及3.98万人。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齐生产短板,是改善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思南县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目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借助农闲时节,思南县张家寨镇塘坝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通过项目建设,零散的坡耕地将形成“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格局,进一步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

 
 
 
 

得益于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张家寨镇檬子树村村民张银福家里种的稻谷在今年迎来了丰收。“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再也不用担心农田被水淹了。”张银福高兴的说,现在机耕道路也有了,排洪渠也有了,在家种粮食非常的方便。

“十三五”期间,思南县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工程,完成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35.6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5.19万亩,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20万吨以上。

农业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聚焦山地特色,创新农机推广运用思路,大力引进山地经果林、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产业的新型农业机械及运用技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思南县鹦鹉溪镇200亩百合基地里,省“三区”人才思南科技特派员团队和县农机中心工作人员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指导、演示机械耕作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让种植户直观感受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鹦鹉溪瞿家坝茶叶基地

 

借助无人机技术,思南县鹦鹉溪镇翟家坝村的白茶基地施肥工作仅用一天时间就顺利完成。相比传统的人工施肥模式,无人机作业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无人机还能有效节约茶园管理成本,确保茶叶品质不受损。

立足山地农业区域实际,思南县积极开展土地“宜机化”试点示范,通过“改地宜机”“改机宜地”和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坚持向科技要单产和效益,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机耕面积44.7万亩,机播面积4.53万亩,机收面积4.3万亩。

“今后五年,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推进农村三产业融合,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思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旷宗顺介绍到,“十四五”时期思南将努力建设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贵州省北部思南黄牛生产加工中心,贵州省红薯生产加工中心、贵州省大宗茶集散加工中心,“十四五”末实现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张国民)



  • 上一篇:贵州思南:水稻机械化育秧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下一篇:现代高效!思南农业发展势头正旺